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

吃下肚的數字

自從「卡路里」這個詞出現後,飲食就不再是本能、需要和享受,而變成一種數學。

數字的誤區
英國營養科學顧問委員會最近發表報告,說國際一直公認的「卡路里攝取標準」錯誤不實,標準說女人每日的最高攝取量是2,000卡路里、男人則不可超過2,500卡路里。該委員會說,人體實際的最高卡路里容量,其實比這標準高16%。

報告一出,當然惹來評擊,尤其是那些病人、肥胖關注組織和營養師,就認為這種報告會令他們素來努力所做的「卡路里教育」會前功盡廢,間接在鼓勵需要控制飲食的人放肆亂吃。
卡路里Calorie,是量度食物熱量的單位,1卡路里即1克水在1個大氣壓力下要上升攝氏1度所需的熱能。卡路里的單位非常小,在計算食物熱量時,通常以千卡(Kilocalorie)表示,英文常以大寫的Calorie或Cal表示千卡、與小寫開頭的calorie或cal以茲識別。

而食物的卡路里,都是來自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蛋白質,所以肉類、穀類食物一般都被認為是高卡的致肥元兇。也有些被稱為「負卡路里」的食物(negative calorie food),負卡食物多是蔬果,能夠幫助人體燃燒多餘脂肪,達到某些健康目的,例如為癡肥者減肥。

極端的法則

自從世人認識了卡路里攝取量跟健康的關係後,不用說減肥公司,就連營養師、健身教練、運動員、以致為高脂高血壓心臟病病人治療的醫生,工作都變得簡單得多,因為有一套標準數字可以跟從,也可以更容易控制客戶/病人的飲食。

所以你不難發現,不少人為著各種原因,每天都細心計算自己吃下肚的卡路里,對所有食物都進行量重,多吃了一克意大利粉少吃了一克蕃茄也會感到不安、內疚呢!不少為減肥的女士,甚至會只吃生果餐,期望以「全負卡」的餐單驅趕體內脂肪。法例也在推波助瀾,規定包裝食物需要列出產品的卡路里,讓消費者參考參考,於是,在超級市場買東西時,你總會見到有人在細心研究包裝招紙。

但,我們進食,除了為填飽肚皮,不也為著一種享受嗎?這樣嚴格、無情地遵從所謂的法則,不等於把自己的腸胃囚在牢獄嗎?

腸胃不快樂,人又怎能快樂起來?

身體會說話
而且,這些熱量標準將所有同類食物都統一化,忽略了不同產地的食物的不同特性。例如中國產的白米跟日本產的白米,外形、特性都大有分別;即使兩者的卡路里相同,但食物的內涵根本就不止是「卡路里」三字可以概括的。

是的,一旦拿走標準、拿走數字,許多人都會無所適從,或許會大叫:「我每天該吃多少東西?」

其實這問題,你自己的身體會懂得回答。花點時間聆聽、感受身體向你發出的訊息,它不單會告訴你該吃的份量,也會跟你坦白它需要吸收哪些營養。

今天開始,扔掉那卡路里計算表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